临高台
曹丕〔魏晋〕
临台行高,高以轩。
下有水,清且尽;
中有黄鹄往且翻。
行为臣,当尽忠,
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,宜欲此宫。
鹄欲南游,雌不能随,
我欲躬衔汝,口噤不能开。
我欲负之,毛衣摧颓,
五里一顾,六里徘徊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面临这高高的台阁,台阁既高大又轩昂。
台下缓缓的流水啊,清澈之中透出冰凉;
黄鹄空中联翩飞翔。
身为臣当做个忠良,
愿皇帝陛下三千岁,在宫中永远享安康。
黄鹄啊双双飞向南,雌鹄不能相随前往。
我想亲自衔你飞行,无奈口儿不能开张。
我想背负你而去啊,无奈羽毛已遭损伤,
我只能五里一回顾,六里啊一徘徊彷徨。
注释
临台行高:即言登临高台。行,登。
高以轩:高台上有宽宽的平台。
黄鹄:一种大的水鸟。鹄:天鹅。形如鹤,色苍黄。
往且翻:来往翻飞。
赏析
这是一首为入乐演唱而作的诗歌。临高台:乐府旧题,为《汉铙歌》十八曲中的第十六曲。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鼓吹曲辞·汉铙歌》云:“《乐府解题》曰:古词言:‘临高台,下见清水,中有黄鹄飞翻,关弓射之,令我主万年。’”诗前半系改写《汉铙歌》而来。“鹄欲南游”以下部分为收录在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艳歌何尝行》的“古辞”。这表明,曹丕因乐府旧题进行创作时虽选择了 “鼓吹曲”中的“汉铙歌”调,但同时吸收了隶属“相和曲”的“古辞”。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九引《古今乐录》曰:“王僧虔《技录》云:‘《艳歌何尝 行》,歌文帝《何尝》、古《白鹄》二篇。’”。就是说,早在曹丕时期依声填词时人们已开始尝试用不同的音乐或
曹丕
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(187年冬-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的开国皇帝,公元220-226年在位。他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。除军政以外,曹丕自幼好文学,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尤擅长于五言诗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,并称三曹,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另外,曹丕著有《典论》,当中的《论文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。去世后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谥为文皇帝,葬于首阳陵。 68篇诗文 313条名句
陆绩怀橘
《三国志》〔魏晋〕
陆绩字公纪,吴郡吴人也。父康,汉末为庐江太守。绩年六岁,于九江见袁术。术出橘,绩怀三枚。去,拜辞堕地。术曰:“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?”绩跪答曰:“欲归遗母。”术大奇之。
赴洛道中作诗二首·其一
陆机〔魏晋〕
总辔登长路,呜咽辞密亲。
借问子何之,世网婴我身。
永叹遵北渚,遗思结南津。
行行遂已远,野途旷无人。
山泽纷纡余,林薄杳阡眠。
虎啸深谷底,鸡鸣高树巅。
哀风中夜流,孤兽更我前。
悲情触物感,沉思郁缠绵。
伫立望故乡,顾影凄自怜。
重赠卢谌
刘琨〔魏晋〕
握中有悬璧,本自荆山璆。
惟彼太公望,昔在渭滨叟。
邓生何感激,千里来相求。
白登幸曲逆,鸿门赖留侯。
重耳任五贤,小白相射钩。
苟能隆二伯,安问党与雠?
中夜抚枕叹,想与数子游。
吾衰久矣夫,何其不梦周?
谁云圣达节,知命故不忧。
宣尼悲获麟,西狩涕孔丘。
功业未及建,夕阳忽西流。
时哉不我与,去乎若云浮。
朱实陨劲风,繁英落素秋。
狭路倾华盖,骇驷摧双辀。
何意百炼刚,化为绕指柔。